秦国翔,男,2004年10月生,山西运城人,智能工程学院通信2202班上河书院学生。一个偶然的因素,让秦国翔走上了辩论之路。从野蛮生长,到科学训练,经历了137场的辩论赛的磨练后,他从一个小白真正成长为在赛场上独当一面的辩手。对此,他说:“这种经历让我感觉仿佛活过了137次,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体验。”
刚来学校的一个月,我突然被通知要参加学院组织的一场辩论比赛。说是参加,其实我感觉更像是被临时“抓壮丁”——队伍里人手不够,而我作为班委,又恰好是校广播站的成员,自然而然成为了填补空缺的人选。但我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一场误打误撞的辩论赛,改变了我接下来的大学生涯。
“线上”谈兵
糊里糊涂地,我被推上了三辩的位置。在此之前我压根没有接触过辩论,队伍中四个人也都没什么经验。拿到“故事的结局是否重要”的辩题,几个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准备——甚至比赛前一晚,我们还在网上搜索着辩论赛的基本规则。
由于疫情封控,第一场比赛在线上进行。缺少了现场剑拔弩张的氛围,线上比赛更像是一场友好的交流。我丝毫不觉得紧张,只当是完成一个任务,输赢都无所谓。
我的另一位队友却有些局促不安,在对方辩手提出“结局是故事的点睛之笔,决定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意义所在”的观点后,队友一时语塞,愣在了当场,不知如何回击。
我作为三辩,急忙接过话头,开始了一番“疯狂输出”。当时我也不懂什么辩论技巧,凭借着内心的直觉和对辩题的理解,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开麦就阐述自己的观点。至于当时说了什么,下了赛场我便忘记了,只记得“激情四射”地说了很多。
意外的是,这场比赛我们竟然胜了!赛后盘点,也许是那一股无畏的信心,让我们占了上风。这也让我意识到,在辩论中,自信很重要。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四个拼凑起来的门外汉,又成功扛过了三轮角逐,幸运地“混”到了四强。
后来我才明白,这次的顺利并不是一件好事,它给了我有了一个误解,让我单纯地觉得,辩论也不难,就像说英语一样,只要你敢大胆开口就行。
半决赛的辩题是“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抽到辩题后有三天的准备时间,我悠哉游哉地从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和队友商量了各自的辩位,然后几个人就匆匆上阵了。
事实证明,没有努力的付出,是不可能成功的。松懈很快让我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比赛一开始,我们就陷入了被动,手握“人性本善”的论点却险些被对方说服。我本能地想为队友补充几句有力的反驳,但话未出口却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全程都没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观点。这场比赛毫不意外,我们以失败告终,失去了晋级决赛的资格。
事后总结,我们都觉得自己输得不冤。可能很多队都和我们一样没有什么准备,但总有人认真做出了努力。前期南郭先生一把混混还行,而真遇到认真准备的对手,我们显然就不行了。
所以,尽管输掉了比赛,我们几个也没有多少沮丧。相反,当系辩论队的队长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他们时,我倒还觉得辩论挺有意思,不仅能锻炼思维,赢了也有成就感,于是欣然接受了邀请。
实战的遗憾
比赛让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加入系队后,我就开始了正式训练,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尝试每个辩位不同的打法。我在网上关注有名的辩论团队和赛事,观看他们的比赛视频,学习他们的辩论技巧和策略。队里也会安排各种辩题让我们打模拟赛,比赛结束后,队长都会进行复盘,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在那段时间里,我的进步非常明显。
很快,第十二届“信院杯”辩论赛开始了。我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和队友一起上场检验一下训练成果。不料队长却建议我报个人赛, 他对我笑笑说:“你在辩论中展现出的攻击性比较强,这种特质在打二辩和三辩的位置上有优势,个人赛对你来说,或许是一个更好的舞台。”
我抱着享受比赛过程的态度,不怕输也不怕挑战。初赛仍然是以线上形式进行,不过和第一次比赛误打误撞不同的是,这次有了足够的训练,所以我每场比赛都显得更为轻松。每赢一场,我的斗志与信心便更加澎湃几分,越战越勇。
经过一个月的线上淘汰赛,我闯进了决赛圈。“厉害啊,都到决赛了,捧个冠军回来!”听着同学们带着惊讶与赞赏的鼓励,我嘴上谦虚地回应着“不可能”,心里却忍不住生出了一丝期待:也许真有机会夺冠!
决赛在图书馆小礼堂拉开了帷幕,辩题是“如果你拥有让人爱上你的超能力,你选择用还是不用?”我方的立场是“不用超能力”,而要有效地攻击对方观点,我必须先说服自己,所以,我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与专注,四天的时间我一直在反复推敲论点,精心准备论据。
虽然我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但真正上了赛场我才开始慌了。以往的放松和淡定都是基于线上比赛的虚拟环境,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现场的气氛紧张。
面对台下乌泱泱的观众和台上的对手,我止不住地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手一直在抖,大脑乱糟糟的,以至于一辩说了什么,我都没怎么过耳。
我紧紧握着手中的卡片,告诉自己,要冷静,但是,紧张的情绪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我。尽管我顺利地切入主题,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观众也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但我还是明显感受到了整个过程的生涩。
最终,当我听到主持人清晰地报出我的名字,紧接着是“以零点几分的微弱差距获得亚军”时,我的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一丝遗憾和不甘涌上心头。
赛后,队长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冠军是个大三的学长,经验比你丰富得多,你今年才大一,能拿到第二名已经相当不错了,机会还多。”
成立校队
“信院杯”赛后,辩论社的社长主动联系我,邀请我参加与山西传媒学院的一场友谊赛。
友谊赛的氛围很好,双方都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尊重。比赛结束后,我发现自己真的很享受通过辩论来碰撞思想、交流观点的过程。这多半年来,我学会了系统地分析辩题,从多个角度挖掘论点,针对性地查找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我把这一过程当成了写议论文,每一次比赛都是在输出自己精心构思的文章。
我想如果加入辩论社,或许能接触到更丰富的比赛资源和锻炼平台。但事实上,加入后我才发现,校内已经无赛可打了——校内规模最大的辩论赛事就是一年一度的“信院杯”,而那些小规模的辩论赛往往缺乏专业性,根本无法满足我对辩论技艺提升的需求。
我突发奇想:校内没有,我们就和校外对打啊!队长却摇了摇头:学校没有成立正式的辩论队,像亚太赛区辩论赛这样的高水平赛事,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参加。
“要想在山西高校辩论圈里崭露头角,我们就必须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正规军’。”指导老师告诉大家。
想办法组建个校队!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涌入我的心头——既然有机会,为何不努力一试?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组建校辩论队,那也算是为学校的辩论历史开创一个新篇章。
自那以后,每天下课后,辩论社的活动室里总是灯火通明,大家围坐一起,用几张桌子拼凑成辩论台,进行模拟辩论,相互点评。
为了寻求实战的锻炼,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去省里和其他高校切磋。只有出去打了几场,我们才知道天高地厚——看起来我在学校里“风生水起”,但事实上校外的队伍更加成熟、经验丰富。与他们相比,我们更像初出茅庐的菜鸟,无论是辩论技巧、团队协作还是心理素质,都显得稚嫩和不足,总体是输多赢少。
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我报名了各种课程和比赛,一边跟着教练学,一边疯狂地参赛,然后再把知识及时传授给社团的新人们。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成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校园”“家长是否应该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挫折是否有利于成长”“科技发展是否使人更懒惰”“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数不清那段时间我打了多少场比赛,有时一天两场,有时三天四场,我仿佛成了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每天都在不停地旋转、学习和进步。而团队也在四处奔波,甚至自费前往各地参加比赛,无论输赢,我们都全力以赴。整个大二上学期,我的生活被辩论完全占据,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学期末,指导老师带着申请材料,向我们激动地宣布:“学校打算正式成立辩论队!”那一刻,辩论社的伙伴们集体欢呼起来。
有了“亲妈”撑腰,团队士气更加高涨。此后,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诸多荣誉:华语辩世界杯太原赛区地区联赛亚军、第一届晋中高校辩论赛冠军、第五届山西高校辩论邀请赛季军、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辩论赛冠军及全程最佳辩手……而我,也在经历了超过137场的辩论赛的磨练后,从一个小白真正成长为在赛场上独当一面的辩手,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这种经历让我感觉仿佛活过了137次,每一次都体会到了不同的剧情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