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Report of Harvard Committee)问世,该书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的目标、地位与作用等,被誉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圣经”。经过多年的由争议到共识、不断发展与积淀的历程,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教育体系已被认为是“在理念和实践上最完满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通识教育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到发展的过程,“后发”的我们在如何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形成自身特色、如何提升通识课程吸引力、如何增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
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全校通选课性质,但过于注重传统典籍,各校开课质量又参差不齐,学生热情不高。
2005年6月,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在北京香山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会议就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要盲目模仿美国大学的外在形式,而是要学习美国大学对学生从严要求的实质,特别要抓住经典阅读与小班讨论这两个基本点。
2005年,复旦大学开始实验本科生第一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复旦学院”。
2012年7月,复旦大学组建新的复旦学院(本科生院),下设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和希德等5个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住宿书院。
2015年11 月 15 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校在上海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旨在推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增进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写作与支持,为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开阔视野以及创新能力,为增强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文明担当贡献力量。
2016年6月26日,由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主办、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承办的“第二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六校加入“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在会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通识教育的新阶段”的主旨报告,他认为,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正从起步阶段以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为标志的1.0版,向以建设与专业教育课程同等质量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现通专结合为核心的2.0版转型。
2016 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其中关于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方面,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通识教育”与作为国家发展核心关键词的“创新”之间的关系已经标明。
2016年以来,国内一些大学相继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并提出本科教育要走向“淡化专业,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 实行宽口径专业发展”。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近年来,我国的通识教育也由争议到逐渐形成共识,并开始由个别院校的试验探索转向各级各类院校的快速推行发展,由单纯的较为随机的课程设置走向包括课程版块体系构建、教学研讨与改进、书院制度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越来越多高校的通识课程逐渐从“课间加餐”变成了“正餐”。我院推行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以及远景学院、书院制的探索等,也使得通识教育成为与专业教育、完满教育并重的“正餐”,它们共同构成保证学生营养均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正餐”。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指出,新时期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应将以有人性、有人情、有人格为目标的“成人”教育,与以有才能、有才干、有才艺、有才华为目标的”成才”教育相结合,加强通识教育是落实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由之路。体育滚球官网以“成人、成才、成功”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善于创新、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多元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之成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实现,也有赖于“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不断推进与发展,通识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依托之一。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广博视野、系统思维、批判思维、创意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品牌基础之一。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应是两张皮,二者可以相互融通和促进。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指出,“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理解世界的方式,使其在专业教育中能够作为‘药引’发挥作用”。通识教育立足于专业,以深厚的专业学养为基础;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让学生在进入专业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处的世界产生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知的兴趣;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又在于具有超越专业的视野,既致力于探索真理,也致力于思考人生意义;通识教育理念也因其内含着“知识即美德”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受教育者超越简单的功利主义,在走向“精专”的过程中更专注更深入持久,更有利于实现专业教育的目的。
(一)加强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推广
为了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加强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尤为重要。要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同发展,不仅仅是学院“自上而下”的宣传和推广,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学院师生都“自下而上”地参与互动。这可以通过举办讲座、通识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师座谈、师生讨论会、举办通识教育各版块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营造良好氛围,带动全校师生增加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知和了解,改变通识教育目前“比较尴尬”的课程地位,不断扩大通识教育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等互联网手段推送通识教育的信息与资料,传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的理念。
(二)做好课程体系各版块之间的衔接设计
整个课程体系应做好系统设计,既要理清通识课程六大版块之间的逻辑联系,也要拓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完满教育版块之间的衔接融合渗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通识教育部分应尽可能地渗透不同的专业理念,逐步形成专业理念性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基本内核+专业个性化内核),同时,在专业教育部分也要嵌入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例如,针对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现有通识课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大数据与互联网思维、从社会治理到公司治理、国际并购与跨文化、危机管理与风险控制等与专业相关的前沿内容,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中对专业问题认知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三)优化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通识课程往往未必是课程不好,也未必是老师或学生不好,而是师生都可能还没有建立一个正常的教和学的心态。或许老师自身就还未真正认识到通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而学生也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不重视甚或排斥感。因此,如何在通识课程的内容选择与安排上抓住学生、吸引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通识课程讲授中难与易、专业与通俗之间似乎也是矛盾,不太好平衡。讲成专业课,学生会感觉枯燥,接受起来也困难;单纯资料信息的累积,泛泛而谈,又很容易讲成“水课”(无根游谈或“一碗鸡汤”)。通识课程的内容核心不应是面面俱到的知识点、简单的知识堆砌与传授, 而应是思考点。在每一讲的大纲中,都应列出明确的思考点,老师们展示给学生的并非标准答案,而应带给学生有内涵的问题,以培养锻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通识课程教学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多样化, 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通识课程首先要实现全覆盖,那么小班教学就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各大学都会遇到此问题。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基本做到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即在大课之外,衍生出许多小班讨论(当然,在复旦,这种形式是以数量不少的研究生助教为基础和保证的,他们建立了较完整的通识课程助教制度。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抓住关键学生,培养学生助教。)。这种小班讨论并非是泛泛而谈,而是突出其题目、环节、过程、内容等。对学生来说,小班研讨是重要的学习展示和考核平台,如何阅读、沟通、表达、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清楚表达思想,如何倾听等,这些都是一个训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思考点作为切入点,促使学生以老师提供的问题的线索开始思考,以此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基于问题的驱动去主动学习,继而形成文献阅读、写作表达、讨论小结、课程报告等,这其中最核心的就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反馈,我们现在缺的也是这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五)结合专业特点,实行多元化、全过程的考核
学生的不重视除了还未真正意识到通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之外,还源自一个问题,那就是个别通识课程考核相对简单,基本是“期末论文定分数”,学生也是复制粘贴抄写完事。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结合不同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将通识课程所学内容与其专业相结合,同时更注重强调过程管理,增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强调平时的考核范围和力度,包括测验、讨论、报告、实践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学习过程管理。
(六)建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度的评价体系
设计建立评价体系,针对所开课程的优势与不足,课程之间的紧密度,课程中的学生评价、资源投入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逐步改进发展。
(七)完善教师培训提升制度,发展合作教学
通识课程的发展有赖于一批有志于通识教育的教师长期的努力和全身心的投入。要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对教师进行相关理念和内容的双重培训,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已举办八届),以确保教师都能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通识教育,重视通专融合,在教学中带动学生们进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同学习之中,在课堂上体现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支撑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们都是专业科班出身,年轻经验少,缺少综合性和大视野,可以建立一定的交流讨论机制,由通识教育教师、专业教育教师、学生代表等组成,尽可能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衔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筑学生知识储备、思维拓展和获得基本学术训练的基础。(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