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春成)大家知道,为了矫正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偏疾,满足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学院孕育确立了“通识教育”和“完满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超前性地创立了“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三维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地建构了较为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分别包含六个知识模块以及与其相应的12门具体课程。通过两年多通识教育的实施和先后24门次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已逐渐显现了通识教育对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有效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已从今年我们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考研中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适应力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印证。这就是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实践,我们的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对此,我们不仅应当肯定,而且更要进一步坚定我们既有的信念。
当然,毕竟我们的通识教育才刚刚起步,我们的通识课教学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通识课教学过程中尚存在种种不足,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历次教学检查中大家都较多地反映:部分学生对通识课明显缺乏兴趣;部分通识课的学生到课率持续偏低;有些通识课的教学内容空泛;个别通识课的课堂教学秩序紊乱;等等。对此,同样需要我们给与足够的重视。通过对两年半通识课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和反思,透彻分析通识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主要成因,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厘清思路,寻求全面提升通识课教学质量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措施,无疑是目前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进一步提高对于通识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如何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的知识体系?如何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如何进一步科学地精选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如何改进通识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独具优势的通识课师资队伍?如何加强对通识课教学的规范和管理?如何全面提升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真正将通识教育和通识课教学打造成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炼提升为我们与众不同的教育品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召开这次研讨会的真正意图和目的之所在。
要全面提升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针对我院通识课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首先着力解决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应统一思想,提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我们实施通识教育已有两年半的时间,通识课程也已成为我们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全院上下对通识教育还不能说已完全形成共识,对通识课程的认知还远未到位,这种状况致使我们对通识课教学的重视更多的还只能是浮于表面。不难看出,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是掣肘通识课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
由于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总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看作是“泾渭分明”,总认为在培养方案中是通识课程板块在挤压专业课程板块,所以,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就难免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情绪,从而不仅会使得我们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困难重重,而且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就很难真正的渗透,通识教育思想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就难以真正地得到贯彻和落实。
部分教师由于对通识课程的认知不到位,在思想上总是将通识课程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常识课,所以,教学目标总是局限于简单的传输(介绍)某一领域的主要知识点,教学内容不是基本概念的简单堆砌,就是零散知识点的简单排列,教学方式方法呆板僵化,单向性突出,总是习惯于“我念你听”,照本宣科。这种状况引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到课率低等等,也就不足为奇。这种现象当然无疑是与一些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专业造诣、职业能力等直接相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对通识课程的性质有某种误解,或者对开设通识课程的目的不完全理解。
“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是建立在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透彻审视和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趋势的敏锐洞察基础上的,是对能立足于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进行战略性构想的结晶,与完满教育一样,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类特定的教育内涵,更主要的是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是基于对 “人”本身客观存在之肯定的一种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大家都要上学,上学是为了求学问,而求学问的目的则是为了做人,但不是为了做一个畸形的人,而是为了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多维度的能力结构和多形式的思维方法。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将学生作为一种产品,需要进行工厂化的加工,所以就过分强调专业的划分,把学生的学习人为地限定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专业知识、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等“楚河汉界”,为学生提供的是单向度的知识结构,容易使学生思想单一,思维狭窄,缺乏思辨性和创新性思维,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人文、心灵、智慧等方面的会通能力弱化,从而使学生难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环境。
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方面会带来许多新的事业领域、新的工作岗位相继涌现,另一方面则又会导致许多既有的事业领域、工作岗位却在不断消失。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业中“完全专业对口”的情形便愈来愈少,对不同事业领域的适应能力就成了学生就业中难以回避的新的挑战。某种意义上讲,综合素质、通用能力在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方面要似乎比专业能力更为有效。
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矫正上述传统教育模式的偏疾;就是要向学生进行一种能立足未来社会所必要的、通辩而全面的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地认知和掌握相关各领域的基本知识、主要思想、主要观点及其萌生、发展、演进的逻辑形式和思维方式;就是要铺垫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维方法;就是要启迪、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成全学生平衡的人格,使其成为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通达事理、懂得自处及待人之道、善于沟通、长于协调并能“仰望星空”的真正实用型的人才!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一定能使学生的知识更为渊博,但却可以矫正学生的知识性盲点;通识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资讯,而是更多的要向学生传授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方法;专业课的要义是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而通识课的要义则是要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正如通识教育不是普及教育一样,通识课程也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常识课程!
“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这一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其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强调传授知识的全面性,而在于引导教育本义的回归,即“完整的人”的培养。作为一个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尽管三者在使命上侧重有所不同,通识教育侧重意识的培养和思维的养成,主要强调各方面修养的融会贯通,完满教育侧重的是精神的确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强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专业教育则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所强调的则是特定领域知识的系统化和专门化,但就目的和本义而言,三者完全相通,高度一致,都是要促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做“完整的人”的目标。同样,作为体现上述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也绝不是通识课程教学、完满教育活动和专业课程教学三个板块的机械性拼凑,三个方面相互间既有互补性,也有相融性,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其教学的目标都不是单纯的固化知识的传输,而是对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创新知识能力的诱导和培养。学不是终极目的,学是为了用。知识也不能止于对客观事物、现象及业已固化的东西的机械性记忆。如果缺乏独出心裁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力,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即使记忆再多的知识,也没有多大用处,充其量也只能是在编篆一部活事典而已。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维,知识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学的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输,而在于思维的传承和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真正的意义就在于他诠释了教学活动的真谛,为专业教育澄清了目的、辨明了方向。
总之,要全面提升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首先就必须在全院形成对通识教育以及新的培养模式的充分理解和统一认识,将通识教育理念植根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由此诠释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各项具体教学活动中,将提升通识课教学质量的愿望付诸于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应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甄选教学内容
俗话讲,吃什么饭,长什么身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修读什么课程就会相应地形成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由于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所以,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识教育从培养和积淀人格素养的角度来说,一般可分解为人文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 等五个方面。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里,包括两个单元、12个模块、24门课程,虽然从整体来看涉猎范围相当广泛,但从具体分类上来看,也主要是提供了前四种类型的素养源,后一类素养源则几乎没有涉及。显然,这样的课程结构与我们“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不仅如此,我们更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而是“未来社会中坚阶层的领导者”,但我们的课程体系里却又恰恰缺少适合领导力培养的课程群。这就是说,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契合度不高,而且没有重点,缺乏特色。
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目前通识课程教学内容的甄选和确定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加之大多又没有指定的教材或参考书目,主要是由任课教师依据个人喜好而自行选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学内容形成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与此相应,在教学过程中因此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就相对较多一些。因此,当务之急是应当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教学内容甄选的有效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以保证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既能满足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又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也能体现我们人才培养的特色。
显然,课程体系设计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甄选的不甚科学,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全面提升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应当以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优化我们的课程结构,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凭借通识教育这一优势平台,培育和打造出属于我们自身的教育和教学品牌。
三、应进一步拓宽通识教育渠道,搭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平台,充实通识教育内涵,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实施通识教育,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途径,可利用各种形式的平台,但目前我院通识教育的实施还只是限于自己开设课程这种单一的途径。事实上,利用网络平台实施通识教育已是许多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通行做法,指定必读书目也是许多高校丰富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名师讲堂”、“新生研讨课”等多种平台可以利用。
开辟多种途径,搭建多云化平台,构筑立体化的资讯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外部的优秀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充通识教育的内涵,而且通过相互间的互补来促使通识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应注重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消除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要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改革、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教学环节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等诸多方面,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改革。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因而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识课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要最大限度地摒弃“满堂灌”式的单向性教学方式,应大胆探索和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互动型的教学方式,应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考询、调查、探究,诱发学生主动地且富有个性地去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应尽可能以讨论去替代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变单向灌输为超市提供;教学内容除传授知识外,还应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综合性训练课目,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
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在于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要排除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应以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格修养的评价为核心,要注重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考核,努力实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考核)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