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馨尹,远景学院2001班学生,滚球体育第一届“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
那一年,我拿了奖
提起范馨尹,远景学院杨晓玲老师印象颇为深刻。最近的一次相遇是在今年远景学院读书日活动中,馨尹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晓玲老师的阅读瞬间,并主动和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与体会。简短的交流中,晓玲老师不由感慨,小姑娘变得更会表达了!
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悄然发生的呢?细细回想,或许在两年前的“心理学导论”上就初现了端倪。之所以选修晓玲老师的心理学课程,馨尹坦言源于自己对心理学的好奇与探索自我的需求。在晓玲老师的记忆中,当时的“心理学导论”课堂上,范馨尹并不是异常活跃的那一个。她经常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座位上阅读,仿佛默默在沉思什么。但课下,她总是问题最多的那个,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晓玲老师感受到了这个小姑娘渴望了解自我与社会,希望在自我与社会中达到平衡的“问题宝宝”特质。临近期末,馨尹拿出一篇基于课程写就的论文请晓玲老师指导,文章中冷静条理的文字倒是蛮符合课堂上那个安静思考女生的气质。这篇名为《谁emo了?从emo的流行探析大学生人格优势塑造》获得了那一年滚球体育“春华秋实”通识课程优秀作业评选的一等奖。
“我居然只得了49分!”
与表达、与文学更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在王慧敏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上。在修读慧敏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之前,馨尹并不是一个热爱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甚至是相当抵触。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不喜欢情绪猛烈以及复杂思考的作品。一次课堂上,王老师讲解了《雷雨》并请同学们当场完成基于作品的小测验。没有提前进行阅读和查阅资料的范馨尹自我感觉答得并不理想,但当王老师批阅的成绩拿到手上时,她依然感到羞愧与不甘:“我居然只得了49分!”从此以后,不服输的她开始各种泡书店,鲁迅的书、沈从文的书、张爱玲的书,只要是之前听过名字但未曾仔细阅读的书,她都拿起来认真地读,并开始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进行深入思考。
还是在王慧敏老师的“创意写作”课堂上,有一次老师鼓励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描写自己的感官。在老师细腻的引导下,提笔写作的范馨尹突然感觉到放松,她不再强压自己的理性,任由灵感倾洒,落于笔下。尔后,王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了馨尹的作品,这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与自信,原来感性这一部分她的自我是值得被认可的。
“我想做的只是表达。”
本届通识素养大赛范馨尹参赛的作品是《奥利芙·基特里奇》的读后感。她使用了精神分析与潜意识探查对这本书进行深度感知,她自己总结为“用心理学来解读文学,用最理性的视角来探析最感性的悲凉”。
“在整个通识素养大赛的四个环节中,我想做的只是表达。表达我自己对于这本书籍的解读,以及对于本书中所阐述的原生家庭的危机与困顿。我要用我所学习到的,告诉大家也告诉自己每个人都具备主观能动性,没有必要用任何人的眼光以及名词解释来去定义自己。真正回归到仁与爱的明灯之中,体会人间美好。也许大道至简,以简驭繁,越是空性的,爆发的力量也就愈发强大。不要带着功利心做事情,用信念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是我想阐述的。”范馨尹这样描述自己的参赛经历。
这篇产出自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获奖作品,解读和剖析却是一部西方文学作品,与其说它来自于某个具体的课程,不如说它来自于几年来远景学院各类通识课为范馨尹同学带来的跨学科视角与思考能力,以及王老师三年间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
谈及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范馨尹以《优秀的绵羊》中的一段话来阐释:博雅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实用主义,而是培养你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博雅教育所关注的是公民权益、他人利益以及构建一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自己。她认为,在信院的通识教育中,她收获最大的便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寻到了灵魂的诗意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