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读大学

杜少雄:道具灯丢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0 10:18:49 点击:

杜少雄,男,汉族,2002年5月生,山西运城人,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21班,无边书院学生。在一次组织活动时,杜少雄发现丢了一个落地灯,他大光其火,结果吓跑了两个同学。由此,他发现了工作的诀窍。

45E87

2023年9月,我在学生社团管理中心,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大考”——组织社团2023社团纳新晚会。这是学校新学期的第一场大型晚会,地点在乌马河露天剧院,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下沉式活动。

场地,参加的社团有87家。演出规模之大、节目数量之多不用多说。第一次以总统筹的身份,举办校级活动,我压力山大。道具的数量、摆放的位置,演员的出场次序、上台的站位,舞台灯光往什么地方打能达到最佳演出效果……要考虑的事项之多,让我有一种千头万绪梳理不清的感觉。

偏偏,我从小在家就被培养得就有点完美主义倾向,凡事都要求严苛,所以准备工作做得非常辛苦。

但千小心万谨慎,还是出了岔子——晚会马上开始了,我发现,一个话剧节目的道具落地灯找不见了。

丢失的道具灯

灯怎么会丢了呢?“道具组是谁负责的?”我气不打一来,边喊边在筹备组群里发消息。转头一想,这事我安排给财务部小张(化名)了:“小张小张,你赶紧到剧场入口来找我。”

不一会儿,小张就气喘吁吁跑了过来。“怎么了,雄哥?”

“那个话剧节目的落地灯放哪儿了?”

“啊,那个我交给综合部小李去搬啦,没过来吗?”

“小李?小李,你过来,那个落地灯搬哪儿去了?”

“我找了部门的一个新干事去搬了,说是已经搬过来啦,我联系一下。”

“赶紧的!”

“雄哥,那个搬道具的小孩儿还在军训,联系不上……”

一个道具倒腾了三个人,关键人物还联系不上,听着耳边传来节目组演员抱怨的声音,我耳膜像是增厚了一般,外界的声音越来越模糊,只能听到心跳加速的声音,咚、咚咚、咚……一瞬间,紧绷的神经弦仿佛一下子断了,我大吼起来:“晚会马上就要开了,道具丢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干不好?两个部长,俩大男人是怎么做事的?我不管你们去找也好,重借也好,20分钟之内,道具必须到位。”

筹备晚会的最后时刻,时间过得格外快。20分钟,半小时过去,一个小时……结果到最后,别说落地灯了,我连小张、小李的影子看不到了。我气得七窍生烟:“这俩货不会真跑路了吧!”

事急从权,我只好先紧急跟话剧节目的负责人协商。

好在,这些节目负责人日常跟我都有接触,信任还是有的。在确认了那个落地灯不是节目的核心道具,没有它也能正常完成演出的前提下,我跟老师汇报了相关情况,保证晚会顺利开演。

遇到了什么乌龙?

晚会结束收拾场地的时候,在后台的一众道具中,我惊讶地发现了那台让人火冒三丈的“罪魁祸首”落地灯。但是,当晚的总结会上,我依然没见到小张、小李的影子。隐约听到有人议论,他俩不想干了。

因为一件不影响大局的道具,痛失两名部长?这件事如果真的发生,别人怎么看我?这么没有大局观吗?

我开始有些后悔。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我开始冷静下来一遍遍过滤整个过程,一个问题不断地浮上心头:自己说的话,是不是重了?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他们犯个错是不是很正常的?

想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自己大一入校刚加入社管中心的第二天,好像是9月份,就接到QQ群里的通知,要求参加在一餐三楼的多功能报告厅组织的首场见面会。

我刚来,根本不知道哪儿是哪儿,在三楼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报告厅的影子。难道是我记错地方了?看看手机,是一餐三楼!时间不对?上午11点,也没错啊!我急出一脑门子汗,眼看到了午饭点儿,也没找到目标场地,索性心一横,就决定先去吃饭,心想,我一个刚入社的小干事,参不参加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认真干饭结束,打开静音的手机,我傻眼了!数十条信息,都是找我开会的!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完了,昨天刚加的社团,今天估计要被清退了!

意外的是,会后,当时的两个部长没有责怪我,反而耐心询问,为什么没来?尤其是同为运城人的副部长,跟我聊了很久,问我是不是不喜欢这个部门?看我不说话,还讲解了社是干什么的,以及自己加入这个组织的原因等等。看着学姐真诚的讲解,我终于说出了自己没参会的真正原因。

“没找到?大一刚来是这样的,好多地方很难找到。可是,你咋不问呢,在群里问,或者直接问我也可以呀!”学姐一脸疑惑。

“我不太想麻烦别人……”我支支吾吾,其实心清楚,当时多少是心存侥幸的。

“这不叫麻烦,有问题就应该找你的上级求助啊,要不然,我们这些部长是干啥的呢。一个社团里,不是只有安排和服从这一层关系,遇事儿多请教,有事多商量,才能把工作做好。”

想到这里,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两个“逃跑”的家伙,会不会和我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他们后来有没有去找道具?还是找了没找到?

思来想去,疲惫不堪的我带着一脑瓜的问题睡着了。睡前的最后一个想法就是,我出言不逊在先,明天一定找他俩聊聊。

原来是怕挨骂

第二天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分别给他俩打电话。结果,电话不接,发信息也不回。看来是闹情绪了,跟受了委屈的女朋友一样一样的。

找不到本人,我就“曲线救国”,找他们的几个共同好友:“你们就跟小张、小李说,我就在他们的宿舍楼下等,等到他们出现为止。”从上午等到下午,临近傍晚,这两个家伙才商量好似的,垂头丧气地下来。

“你俩这情绪有点低呀,都是大老爷们儿,有什么问题说出来,说开就好了,对吧?”见他俩不做声,我只好自我剖析,“首先,我跟你俩道个歉。昨天我情绪有点没控制住,说话有点冲,对不起。但是,你俩都是我一手带上来的,不管是能力,还是工作态度,都非常好,我对你们非常信任。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们,我放心。结果却出现两个人互相推诿的现象,我事情又那么多……”

一听“推诿”俩字,小张坐不住了,“我没推责任,而且我们昨天也确实去找了,仓库、后台能找的地方都看了,没找着啊!”小李也赶紧补充:“对,找不到,时间又过去了那么久,回去肯定是一通臭骂,我们哪敢回去,干脆溜了!”

咳!敢情这俩傻小子是怕挨骂呀!

于是我一番苦口婆心、推心置腹,说着说着,我猛地又想到了当初我没找到会场时,学对我的开导,心中暗生一番感慨——新干事拿来道具,没跟部长汇报,是因为刚入校没受过社团的历练,缺乏工作经验;新上任的部长没及时监督安排的工作是否做到位,是缺乏组织经验。如果我们在今后新成员的培训中,能传达“遇事儿多请教,有事多商量”的工作方法,类似事件发生的概率一定会降低很多。

从此之后,我有意识地注意这些问题。无论大小活动,举办之前,我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开展工作调度会,及时了解工作进展,给出意见建议,教给大家工作方法。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过去,我主办了300多场活动,规模从几十人到上万人,再没出现过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