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男,2001年11月出生,山西长治人,远景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2105班(毣谷书院)大三学生。高考不如意,让王栋很郁闷,在葛老师的引导下,他走出了自卑,并通过一次次的演讲赛,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打开了梦想天空。
葛老师是我的引路人
我是一名高考复读生,在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之后,选择进入十大体育滚球平台学习。刚到这里,心中始终有一种没达到自己期望的落差,觉得辜负了自己曾经受过的高考苦难。越想越觉郁闷,慢慢变成了心魔,心中时时在无声地呐喊:为什么那个考上“好大学”的人不是我?渐渐地心中就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自卑。
转机发生在大一下学期,我选修了远景学院传播学通识课程,认识了任课老师葛乔。一次偶然的聊天,转变了我的心态。
记得那天下课后,我一个人呆在教室的角落里发呆。看我郁郁寡欢的样子,葛老师走到我面前,轻轻拍了拍我,坐下来,和我聊起来。从简单的问候开始,说到大学生活,再从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陈鑫逆袭事件,说到大学生真正需要具备的能力,说到人生目标的设立,我们越聊越深入,一直聊了2个多小时。
葛老师说:“高考只是流水线,大学才是提升真正能力的分水岭。”我觉得这句话一下子走入了我的心坎,让我对自己耿耿于怀的高考有了一个新的评判标准,对大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以前一直认为,“985”“211”才是“好大学”,老师让我明白,一所能接受你的大学,并且依托她可以成长起来的大学就是一所好大学。
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中一下子开满了鲜花。
4月初的太谷寒风刺骨,但走出教学楼的我却被一股暖流包裹,高考失利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心魔也似乎随风散去。我心里充满了斗志,决定要在这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干点什么。
找到自己的“Red Star”
和葛老师的谈话让我明白,人生的竞逐,高考不是终点,只是其中的一个赛段,虽然高考这个点我跑慢了,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切 “快速度”皆有可能。
于是,我暗下决心,在信院,一定要全力以赴,弥补落差,竞逐更多不可能。
面对纷繁的活动,在王晶晶老师的指导、鼓励下,我选择了学科竞赛的道路。
第一项就是“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当我拿到竞赛题目是《Red Star Over China》时,心中一顿暗喜,自诩凭借写作优势,绝对能够拿下它。三下五除二,我就写好演讲稿,交给了导师。
第二天,王老师回复我:王栋啊,你的Red Star在哪里?
嗯?我的心一沉,难道,Red Star没写出来?
“稿子的框架是什么?框架组成是什么?组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个组成的因果是什么?用时间顺序还是金字塔结构?……”王老师从大到小、从头到尾、从因到果,一个一个问题教我如何修改稿子,确立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
王老师的手把手,终于让我明白了稿子应该怎么写,想着之前的自负,不觉脸上悄悄地有些发烫。
定了稿,我又花了一个通宵把它背下来。走上演讲台前,我黑着眼圈,心里觉得应该没有大问题了。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Good afternoon, everyone”一句礼貌的开场白后没几句,我突然卡壳了,怎么也想不出下句来。看到台下的一位评委正用犀利的眼神瞪着我,我一下子慌了。我觉得那双眼睛仿佛在审视着我的灵魂,质问我:你稿子背熟了吗?
我的两腿直打哆嗦,强迫自己把眼神从评委身上移开,集中注意力去想稿子,实在想不起来,只好拿起稿子看一下。就这样,半念半背地,我完成了自己的大学首次演讲。
最终,我获得了校级三等奖。听到我的比赛细节,王老师说:“这份荣誉是鼓励,也是鞭策。你要时刻记着当时上台窘迫的感觉,总结经验,加强锻炼,提高应变能力!”
准备不足、积累不够、应变不强!我反复对自己念叨着,心里定下了努力的目标。
获得一大堆奖
一年后,外研社演讲大赛如期而至。这一次,我做足了准备,用王晶晶老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法,逐词、逐句、逐段地确立了文章的前前后后。老师们也开启了强力支持模式,武金红教授拖着伤病未愈的身体熬夜帮我改稿,葛晓晶老师毫不吝啬教我演讲技法,传授讲演经验,她还提醒我要多看《政府工作报告》,那里有稿子的方向、旗帜和具体做法。
我很感动,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对得起大家的关怀,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于是我更用心了,每天在去食堂、回宿舍的路上,我都在思考和背诵稿子,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被我圈画得“面目全非”。
带着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这一次比赛,我从容不迫地完成了演讲,获得了省级三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结束时,大家都对我表示祝贺,说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非常流畅。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由于对省级赛的本能的紧张,这次演讲也还是出现了忘词问题,之所以没有出现卡顿,是因为我灵机一动,发现了应变能力的“密码”,那就是即兴发挥。讲演中,我用另一个事例替代了稿子中的原文,达到了同样的印证效果。而这种顺手拈来的“替补”,就源自于我的充分准备——每个观点,我可准备了不止一个例子。
这让我尝到了积累的甜头。什么事要想做好,一定要靠平日的积累。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表现越来越成熟,收获的奖项也越来越多。
仅2022年,我就代表学校参加了“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了山西赛区决赛三等奖;参加了“讲述中国”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获得大学C组全国初赛二等奖。此外,在学校第五届 “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暨社会创新项目大赛和2023乌马河•非遗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今年底,我还将参加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
到新加坡研学
明白了积累的意义,我更加注重学习和实践,把它们化作自己的积累。
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锻炼我的交际能力,大二寒假,我自行前往上海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实习。
在一次翻译关于西藏事务文件的时候,我发现,“西藏”的英文翻译不再延用“Tibet”,而是采用汉语拼音“Xizang”。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在境外使用“Tibet”一词代表“西藏”的大量语境里,不仅包括西藏,还涵盖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涉藏州县。2023年10月,“西藏”的英文翻译不再延用“Tibet”。一起工作的前辈们告诉我,译名的变更,是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舆论环境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尝试,有助于西藏媒介形象的重构和中国涉藏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这一翻译的转变让我明白,与人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还有对其文化的尊重。
60年前,马丁·路德·金向全世界宣称,“I have a dream!”而在上海的实习,让我也产生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出国去看看世界,遇见更多的“缘分”。
大二暑假的一天,从学校公众号上,我突然看到学校要组织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学的活动信息。我把信息拉到前又拉到底、拉到底又拉到前,一遍遍确认后,我提交了报名申请。
说到这次研学,我一定要感谢我之前的努力和积累。正是由于它们,我成功入选,成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学的一份子,而且到新加坡后,做到了熟练地与当地人沟通交流。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处有座位的地方都能看到学生学习的身影,学生们都在努力学习。“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学习,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每想起那个场景,我都会这样鞭策自己。
课外,我经常会到新加坡的大街上走走,到他们的商场看看,发现市场需求,寻找我在那里的价值归属。
在新加坡,民众运动健身的氛围是极其浓厚的。无论是在周末的公园里,还是在工作日傍晚的林荫跑道上,亦或是在各个区域都拥有的游泳池里,随处可见运动的人群。在校园里,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在操场上踢球、玩飞盘、搞活动……
第一次在新加坡过马路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在等红绿灯时,我站了三分钟,发现红灯一直没有变。我心里纳闷,新加坡过红绿灯要等这么长时间?后来定睛一看,才发现交通柱上的“press the button(按下按钮)”提示。我才意识到新加坡交通灯设置的科学化、人性化。这种人性化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购物时,食物的包装上有甜度的含量提示,让你根据你的健康程度酌情食入。
新加坡之行给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认识了自己,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非常感谢学校,是它给了我一个梦想的平台;感谢老师,在我困难时刻开导我,他们用温暖的目光,为我照亮了前程,教我一步步走向未来。